2013年9月21日 星期六

「砲」與「炮」之演變

筆者在工作時經常要統一某些常見的字詞,因為源遠流長的中華歷史讓漢字遺留了不少異體字,而編纂文字工具書一般要先從中擇一,然後從一而終,好讓整本書看來結構嚴謹。

其中有一對字挺考人腦筋,究竟表示發射彈藥的重型武器應該用「砲」還是「炮」呢?

首先,翻查了《現代漢語詞典》和《國語辭典》,發現兩者都以「炮」做本字,「砲」則編作異體字,那是否代表「炮」才是正規?若大家喜歡玩中國象棋,一定會發現棋盤中紅色一方多用「炮」,而黑色(或墨綠色)一方多用「砲」。似乎「砲」與「炮」皆古而有之。


象棋棋盤:「砲」與「炮」

要小心看待這個選字問題,可從它們的部首(即字旁)入手。翻看網上的古書資料,原來早於春秋戰國時代已出現「砲」字,但當時用了「砲」的古字「礮」,如《范蠡兵法》中有記載,在古代是專指一種投石器,以徒手或機械拋發石頭攻擊敵人,這就是最早時期的「砲」了。

火字旁的「炮」不難令人想像到火藥,雖說火藥大約起源於晉期的煉丹術,但把火藥真正應用到軍事技術上,已是宋元年間的事了,其時開始有人使用可燃燒爆炸的彈丸作為投射的彈藥,於是這種火力強的武器漸漸由「砲」轉為「炮」。時至今天,即使「砲」或「炮」已幾乎成為古董了,但一些常用的配詞仍以較近代的「炮」字居多,如「炮兵」、「炮彈」、「炮灰」、「炮艦」、「炮台」、「炮擊」等。


重型發射武器:「砲」或「炮」

此外,「炮」的意思用法亦比「砲」更廣泛,例如古時一種以灼熱的器具燒燙犯人的酷刑叫作「炮烙」(又名「炮格」);用火加熱去提煉中藥叫作「炮煉」或「炮製」,在香港「炮製」還帶有另一種諧義,指懲治或教訓一些頑劣的人,如「這個搗蛋鬼要好好炮製一下!」;「炮」亦是一種烹飪法,指用旺火在鐵鍋上快速炒熱食物,如「炮羊肉」,留意這個「炮」在國語讀作 bao 第一聲;在新年佳節常見的爆竹,因以火燃竹,固然也該用「炮」,如「炮竹」、「炮仗」、「鞭炮」等。


新年所見的鞭炮

總括而言,若要專指古代的一種投石器,應用「砲」;發射彈藥的武器,可用「砲」或「炮」,這只是用字的演變過程而已;象棋同時有用「砲」和「炮」,故術語「馬後砲」或「馬後炮」皆可,表示時機過後沒大作用的舉動;其餘與「火」有關的詞語應用「炮」,這是毋庸置疑的。

2 則留言: